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米乐官方首站

当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米乐M6官方网站
热门关键词: 2025 2026
您的位置: 主页 > 环保快讯 > 行业动态

环保快讯

全国服务热线

021-66345203

当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世界目光聚焦中国!

作者:小编时间:2025-07-22 23:48 次浏览

信息摘要:

  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环卫科技网讯,日前,第十一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暨第一次ISWA废弃物能源化会议(中国)在西安隆重召开。本次行...

  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环卫科技网讯,日前,第十一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暨第一次ISWA废弃物能源化会议(中国)在西安隆重召开。本次行业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二十余个国家近600名政府领导、学者教授与企业专家的出席。

当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图1)

  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88年,深圳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引进日本三菱进口设备和技术的垃圾发电厂——深圳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日处理垃圾3×150吨,装机容量 4MW。这一阶段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焚烧设备和技术,但因进口设备成本高,且国内垃圾组分复杂,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2000年,珠海建立了第一座以国产设备为主的垃圾发电厂——珠海垃圾发电厂,日处理垃圾3×200吨,装机容量 6MW,标志着国内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垃圾焚烧关键设备的国产化,让垃圾发电工艺在投资成本上适应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近20年来,国内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中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球占比超过50%,超过了欧洲、日本、美国之和。如光大环境、康恒环境等中国的固废管理龙头企业,均以超12w吨/日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规模,位居全球最前列。

  微信公众号“世界纪录认证”2025年6月23日发布推文称,截至2024年底,中国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到116.6万吨,按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垃圾焚烧炉理想年运行8000小时核算,年设计处理能力达3.88亿吨。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审核,中国凭借116.6万吨/日的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被确认为“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最高的国家”,并载入WRCA世界纪录全球数据库。

  得益于中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人口众多且在饮食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国垃圾焚烧从北方严寒地区到南方湿热环境覆盖了不同气候、不同垃圾成分的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场景化经验。这种规模化实践不断推动着国产焚烧技术迭代更新,并极具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

  1)中国垃圾焚烧单厂规模大,平均1,000吨/日以上;平均发电效率达26%,且近期继续上升。

  2)厂内设置渗滤液厌氧发酵处理工艺:解决了垃圾热值低的问题,且实现了沼气回收利用。

  4)焚烧飞灰正逐步实现资源化,比如:水洗+水泥窑、水洗+ 低温热分解 + 建材、水洗+ 回炉。

  丰富的运营经验,也使得中国垃圾焚烧处理方案在海外项目(如东南亚、中亚国家)中具备快速适配能力,例如在泰国、越南等国的项目中,可直接借鉴国内类似气候区的处理经验,缩短项目调试周期。

  在垃圾焚烧行业迅速发展的20多年里,中国垃圾焚烧企业数量也呈现规模化增长。据统计,全国从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企业超过500家,涵盖央企(如光大、中节能)、地方国企(如北控环境、永兴股份)、大型上市公司(如伟明环保、中国天楹)和民营企业(如康恒环境、军信股份)。

  中国垃圾焚烧项目多通过政府招标确定投资方,企业为争夺项目,在技术、成本、运营、资源整合能力的综合较量之外,也不得不展开“价格战”。

  激烈的市场争夺,倒逼整个行业提质增效,“物美价优”成为中国垃圾焚烧企业的一大特征。

  在吨投资成本方面,日本约40万~70万美元,欧洲为25 万~50万美元,中国则为12万~14万美元;

  在圾处理费方面,日本200~250美元/吨,欧洲100~150美元/吨,中国15~30美元/吨。

  中国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所获得的补贴低于日本和欧洲等国家,但具备成本效益,能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平衡好具有竞争力的运营成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垃圾焚烧等项目的环境影响关注度极高,对空气质量、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有更高的期望。为回应公众关切,保障民众的环境权益,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确保垃圾焚烧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而中国在垃圾焚烧产业发展过程中属于后发国家,能够在起步阶段就运用最新的环境科学研究成果和管理理念,制定更具前瞻性的环保标准,避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严格的环保标准促使中国垃圾焚烧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激励企业不断优化工艺、提升技术水平。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一系列高效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和设备,为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康恒环境为例,其采用的氮氧化物炉内控制技术通过“烟气再循环、SNCR和干法脱硝”技术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的NOx浓度;创新研发的第三代ACC自动燃烧控制技术,通过燃烧精确科学控制条件,控制污染物最低排放。康恒环境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优于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

  处置规模大、项目经验丰富、处理技术成熟、环保标准严格、成本可控、可复制性强……这些优势让中国垃圾焚烧企业纷纷成功“出海”。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中国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的海外垃圾焚烧项目共有43座(中企只负责施工或提供设备的项目不在统计之列),总处理设计规模达5.77万吨/日。

  本次召开的第十一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暨第一次ISWA废弃物能源化会议(中国)的召开,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国际固体废弃物协会(ISWA)作为重要战略合作单位深度参与。会议首次采用中英文双语全球直播,搭建起覆盖五大洲的“云端焚烧领域技术桥梁”。

当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图2)

  大会不仅在现场特设焚烧企业展览区,提供 “技术展示+需求对接+合作洽谈” 的交流平台,还组织了典型项目实地探访活动,让很多外国人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的垃圾焚烧发电。其中,康恒环境西安高陵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热电联产项目成为本次大会的参访焦点,吸引近200位国内外嘉宾实地考察。

当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图3)

  西安高陵项目处理规模为2,250吨/日,主要处置西安市高陵区、未央区、临潼区、浐灞国际港等5个区域的生活垃圾,服务人口达262万。截至2025年3月31日,西安高陵项目累计处理生活垃圾429万吨,累积上网电量约18亿千瓦时。

  外观上,西安高陵项目采用“去工业化”设计,由法国知名大型建筑工程联合设计集团AIA倾力打造。以“蜂巢”为理念,融入西安十三朝古都元素,将垃圾焚烧发电厂比作蜂巢,将垃圾产生的电能比喻为酿造蜂蜜。

当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图4)

  同时,西安高陵项目是陕西省首家采用垃圾焚烧发电热能作为区域供热主要热源的典范。2024年西安高陵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热电联产供热项目投产,供给高陵城区取暖面积共计340万平方米,占高陵城区总供热面积近65%,惠及居民3.5万户,同时降低供热企业成本约55%;2024—2025年度采暖季节约天然气约1600万立方米,节约比例达到93%,主要污染物大幅减少。

  高陵项目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采用的AI数字孪生探索应用技术,通过实时监控全流程生产数据、预测性维护关键设备、仿真训练操作团队等,切实实现垃圾焚烧厂的智能化运行、精细化管理、高效化生产和绿色化发展。对此,参访的欧洲嘉宾由衷感叹:“从技术到理念,这里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废弃物能源化的未来。”

当下的垃圾焚烧发电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图5)

  中国垃圾焚烧在向世界展现实践成果的同时,也想全球分享着自己的创新技术。会上,由中环协与ISWA主编的《中国生活垃圾焚烧行业发展综述及技术解决方案》及康恒环境主编的《中国垃圾焚烧最佳实用技术(CBAT)》正式亮相。书籍以康恒环境等中国企业的项目实践为样本,系统梳理了中国在垃圾焚烧高效发电、低碳转型、数智探索等领域的“最佳实践”,获得了国内外嘉宾的高度认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