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是一座伴随矿产资源开发而建设的工业城市,随之而来的固废处理成为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将我市“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3月13日,白银市工信局联合市企业联合会、中材甘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召开的“延伸工业企业产业链,推动固废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座谈会,就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座谈会上,有关负责人解读了固废行业最新政策和白银市固废年产量、种类及储存量,29家工业企业围绕产废用废情况以及寻求固废循环利用合作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把“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的最佳答案就是——实现“固废循环利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需要政府搭建平台,建立企业间“破壁对话”的平台。
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 杨成:“通过政府搭桥,把相关的企业都集合在一起,对于我们来说对上下游有了更好的了解。”
甘肃泰隆森矿业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部长 张智:“今天主办这场会议特别有意义,帮助我们很多企业固废再利用或者是产业链升级,给我们提供了特别好的平台。”
政府“搭桥”是大家心中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让产废企业与利废企业实现精准对接,资源有了新去处,固废资源也就能在产业链上流动起来。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的铝灰铝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因跨省处理成本高昂而没少让企业发愁,现如今在政府牵线下,企业计划与靖远本地企业合作,实现危废“家门口消化”。
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沈文政:“下一步我们和他们企业负责人对接,把我们铝灰铝渣的情况和他们技术交流一下,尽量的在我们本地消化。”
在多方沟通后,现场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银寿鹿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白银昌元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了合作框架,达成合作意向,打通了铝灰铝渣循环利用的“任督二脉”。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副经理 罗虎成:“实现工艺流程互补和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构建闭环循环经济体系,不断提升区域内的固废管理和利用水平。”
有些固废可以流动消化,有些则需要技术创新做支撑。在现场企业间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中材甘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利用高温煅烧让固废“浴火重生”,生产水泥的同时“消化”了城市的生态难题;白银集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发挥内部工艺技术互补优势加大综合回收力度,让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中材甘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mile米乐m6 马志锋:“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500多度,空气温度达到1800多度。它会把所有的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有害因素全部烧干净,在后续的工艺过程当中,可以把空气中的一些氮氧化物包括有害成分进行有效的消解。”
共谋固废循环利用之道,共绘绿色工业发展蓝图。一场座谈会,不仅是白银市绿色转型的里程碑,更是政企同心、共赴“双碳”目标的宣言。未来,白银市将推动固废资源化技术升级,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白银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维民:“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以推进固废综合利用为契机,开展常态化政企对接。二是以推进企业融通发展为载体,开展多维度延链补链。三是以优化服务主动作为为抓手,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将坚持‘三地一极’发展格局、‘工业强市、创新发展’思路举措不动摇,不断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白银新型工业化实践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