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属于固废焚烧。
1、固体废物的一种热处理方法。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污水厂污泥和危险废物在专用设备中高温燃烧,使可燃废物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焚烧后的重量减量率一般大于70%,体积减量率大于80%,可大大减少废物量,同时彻底杀灭各种病原体。通过热能回收装置还可回收热能,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2、固废焚烧后会产生部分残渣,为了避免残渣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将残渣与水泥等材料混合,凝固后形成块状固体,并将固体进行填埋处理,现有的残渣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垃圾残渣中的磁性金属材料进行回收,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填埋残渣的体积,为此,提出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包括分选组件,所述分选组件包括箱体、第一进料口、收集箱、把手、第一电机、丝杆、支架、支撑板、第二电机和磁性辊;
3、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所述收集箱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底部,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收集箱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螺纹滑动连接于所述丝杆的外侧壁,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内侧壁,两个所述第二电机对称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前表面,所述支撑板的输出轴与磁性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磁性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内侧壁。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选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筒体、支撑腿、第二进料口、进水管、第三电机、传动轴、搅拌叶板、刮板和出料口;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搅拌叶板均匀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所述刮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
13、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进料口向处理设备中送入固废焚烧残渣,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磁性辊转动,吸引残渣中的磁性金属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残渣体积。
14、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支架移动,通过支架移动能够将磁性辊移动至收集箱上方,方便收集磁性辊上的磁性金属材料,操作简单,节约时间。
15、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1.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包括分选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组件(10)包括箱体(11)、第一进料口(12)、收集箱(13)、把手(14)、第一电机(15)、丝杆(16)、支架(17)、支撑板(18)、第二电机(19)和磁性辊(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组件(10)的一侧设置有搅拌组件(20),所述搅拌组件(20)包括筒体(21)、支撑腿(22)、第二进料口(23)、进水管(24)、第三电机(25)、传动轴(26)、搅拌叶板(27)、刮板(28)和出料口(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腿(2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11)和筒体(2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口(23)和所述进水管(24)设置于所述筒体(2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25)安装于所述筒体(2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25)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26)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板(27)均匀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26)的外侧壁,所述刮板(28)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26)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9)设置于所述筒体(21)的底部。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物焚烧渣处理设备,包括分选组件,所述分选组件包括箱体、第一进料口、收集箱、把手、第一电机、丝杆、支架、支撑板、第二电机和磁性辊;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所述收集箱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底部,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收集箱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本技术通过第一进料口向处理设备中送入固废焚烧残渣,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磁性辊转动,吸引残渣中的磁性金属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残渣体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支架移动,通过支架移动能够将磁性辊移动至收集箱上方,方便收集磁性辊上的磁性金属材料,操作简单,节约时间。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代谢工程:氨基酸和核苷酸及衍生物代谢工程育种、代谢网络定量分析、氨基酸和核苷酸及衍生物产品开发和应用 2.发酵工程:发酵过程优化放大,产品分离提取,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 3.系统生物学:重要工业微生物生理代谢、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等比较组学研究。
1.新型分离、富集材料 2.高灵敏、高通量分离分析检测技术 3.新型高灵敏传感检测
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稀有元素分离技术、相平衡与相图、溶液热力学与热化学、海洋化学mile米乐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