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米乐官方首站

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pdf-米乐M6官方网站
热门关键词:
您的位置: 主页 > 环保快讯 > 行业动态

环保快讯

全国服务热线

021-66345203

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pdf

作者:小编时间:2025-01-18 20:07 次浏览

信息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涉及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端开设有投料口,且焚烧炉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破碎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涉及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端开设有投料口,且焚烧炉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破碎机构、焚烧机构、二次焚烧机构,所述焚烧炉的内部位于二次焚烧机构下方设置有废渣仓,且焚烧炉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多组通气管;本发明通过一号炉排网、一号通气孔、通气管等,使垃圾分别在一号炉排网和二号炉排网表面焚烧时,外界气泵通过通气管对一号炉排网和二号炉排网进行通气,由于一号炉排网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一号通气孔,以及二号炉排网的外壁亦设置有多组二号通气孔,故而通气管内的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34181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9.21 (21)申请号 7.2 (22)申请日 2021.05.18 (71)申请人 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陶朱街 道聚力路2号 (72)发明人 何学军赵小平吴铁军尤海辉 王耀文刘成荣郭仲富周通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代理人 张琛 (51)Int.Cl. F23G 5/033 (2006.01) F23G 5/16 (2006.01) F23G 5/44 (2006.01) F23J 1/06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 涉及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焚烧炉, 所述焚烧炉的顶端开设有投料口,且焚烧炉内部 由上至下安装有破碎机构、焚烧机构、二次焚烧 机构,所述焚烧炉的内部位于二次焚烧机构下方 设置有废渣仓,且焚烧炉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多组 通气管;本发明通过一号炉排网、一号通气孔、通 气管等,使垃圾分别在一号炉排网和二号炉排网 表面焚烧时,外界气泵通过通气管对一号炉排网 和二号炉排网进行通气,由于一号炉排网的外壁 设置有多组一号通气孔,以及二号炉排网的外壁 亦设置有多组二号通气孔,故而通气管内的气体 A 通过一号通气孔和二号通气孔均匀吹出,从而对 1 正在焚烧的垃圾提供更多焚烧氧气。 9 1 8 1 4 3 1 1 N C CN 113418191 A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包括焚烧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1)的顶端开 设有投料口(2),且焚烧炉(1)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破碎机构(3)、焚烧机构(4)、二次焚烧机 构(5),所述焚烧炉(1)的内部位于二次焚烧机构(5)下方设置有废渣仓(6),且焚烧炉(1)的 外壁一侧连接有多组通气管(7),所述破碎机构(3)、焚烧机构(4)、二次焚烧机构(5)的一侧 均设置有联动齿链(8),所述焚烧机构(4)包括有一号升降块(407),且一号升降块(407)的 外壁滑动连接有一号移动框(408),所述一号移动框(408)外壁固定有一号滑板(409),且一 号滑板(409)的外壁连接有一号移动臂(410),所述一号移动臂(410)远离一号滑板(409)的 一端连接有二号滑板(411),且一号移动臂(410)的底端连接有多组均料杆(412),所述二次 焚烧机构(5)包括有二号升降块(507),且二号升降块(507)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二号移动框 (508),所述二号移动框(508)的外壁固定有三号滑板(509),且三号滑板(509)的外壁连接 有二号移动臂(510),所述二号移动臂(510)远离三号滑板(509)的一端连接有四号滑板 (511),且二号移动臂(510)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滚轮(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3) 的底端焊接有多组拦截杆(301),且破碎机构(3)的两侧开设有多组轴孔(302),所述破碎机 构(3)的一端设置有多组一号齿轮(305),且每组一号齿轮(305)的外壁均固定有多组破碎 轮(304),其中一组所述一号齿轮(305)的一端通过破碎轴(303)转动连接有二号齿轮 (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机构(4) 的底端设置有一号炉排网(401),且一号炉排网(40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一号通气孔(402), 所述焚烧机构(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一号移动槽(403),且焚烧机构(4)的外壁一侧安装 有一号齿链(404),所述一号齿链(40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三号齿轮(405),且其中一组三 号齿轮(40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四号齿轮(4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焚烧机构 (5)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炉排网(501),且二号炉排网(50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二号通气孔 (502),所述二次焚烧机构(5)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二号移动槽(503),且二次焚烧机构(5) 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二号齿链(504),所述二号齿链(50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五号齿轮 (505),且其中一组五号齿轮(50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六号齿轮(50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齿轮 (306)的一端与外界电机相连接,且二号齿轮(306)通过联动齿链(8)带动四号齿轮(406)、 六号齿轮(506)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滑板 (409)和二号滑板(411)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一号移动槽(403)的内壁开设有与该滑块 相匹配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滑板 (509)和四号滑板(511)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二号移动槽(503)的内壁开设有与该滑块 相匹配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7)的 一端贯穿焚烧炉(1)的内壁分别与一号炉排网(401)、二号炉排网(501)连接,且通气管(7) 的另一端与外界气泵相连接。 2 2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 1/6页 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 背景技术 [0002] 垃圾焚烧炉焚烧系统内主要用于燃烧的部件为炉排,垃圾通过破碎后铺设在炉排 上进行焚烧,目前一些垃圾焚烧用炉排采用分段式结构,经过燃烧后的垃圾在炉排机械运 动下不断发生移动,使燃烧后的垃圾排出并使未燃烧的垃圾不断移动至燃烧处。 [0003] 该种方式虽然能够使垃圾在焚烧时跟随炉排的移动而进行移动,但是垃圾在炉排 上移动时如遇前方垃圾卡顿或粘附炉排表面,则会引起堆积,堆积后的垃圾在焚烧时易出 现焚烧不彻底的问题; [0004] 通过设置机械式移动的均料杆,能够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均匀铺设,从而缓解或疏 通垃圾堆积一起的情况,避免垃圾在燃烧时发生堆积和不能充分燃烧的问题,此外使垃圾 更加均匀的燃烧,从而提高垃圾燃烧的效率; [0005] 对于一些燃点较低或燃烧时常较久的垃圾,在未进行充分燃烧完的情况下,垃圾 在炉排移动时间内,可能造成垃圾未燃烧完全就被移出燃烧范围的问题,这种状况下的垃 圾则因为未充分燃烧则需要二次处理,对垃圾处理的程序和效率存在一定弊端; [0006] 通过设置进气管与炉排进行连接,使炉排能够从炉外获得空气或氧气对炉内垃圾 进行氧气补充,使垃圾在焚烧时具备充足的燃烧条件,从而提高垃圾焚烧的效率,并且通过 该措施加快焚烧炉对垃圾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 发明内容 [0007]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以解决分段式炉排易 造成垃圾焚烧不完全和不能对堆积的垃圾内部通气的技术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包括焚 烧炉,所述焚烧炉的顶端开设有投料口,且焚烧炉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破碎机构、焚烧机 构、二次焚烧机构,所述焚烧炉的内部位于二次焚烧机构下方设置有废渣仓,且焚烧炉的外 壁一侧连接有多组通气管,所述破碎机构、焚烧机构、二次焚烧机构的一侧均设置有联动齿 链,所述焚烧机构包括有一号升降块,且一号升降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一号移动框,所述一 号移动框外壁固定有一号滑板,且一号滑板的外壁连接有一号移动臂,所述一号移动臂远 离一号滑板的一端连接有二号滑板,且一号移动臂的底端连接有多组均料杆,所述二次焚 烧机构包括有二号升降块,且二号升降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二号移动框,所述二号移动框 的外壁固定有三号滑板,且三号滑板的外壁连接有二号移动臂,所述二号移动臂远离三号 滑板的一端连接有四号滑板,且二号移动臂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滚轮。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焚烧机构内的垃圾能够被均匀铺设,从而加快燃烧的 效率和加强垃圾垃圾的充分燃烧,并使滚轮能够对二号炉排网内的垃圾废渣进行有效碾压 和破碎,由此避免垃圾废渣堵塞二号炉排网以及减小垃圾废渣的体积,使垃圾废渣合理的 3 3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 2/6页 存放在废渣仓内集中处理。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破碎机构的底端焊接有多组拦截杆,且破碎机构的两 侧开设有多组轴孔,所述破碎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多组一号齿轮,且每组一号齿轮的外壁均 固定有多组破碎轮,其中一组所述一号齿轮的一端通过破碎轴转动连接有二号齿轮。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避免体积较大的垃圾掉入焚烧机构内,并使破碎轮 对体积较大的垃圾进行游侠破碎,从而破碎后的垃圾体积进一步减小,由此提高垃圾在焚 烧机构内的充分燃烧。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焚烧机构的底端设置有一号炉排网,且一号炉排网的 内壁开设有多组一号通气孔,所述焚烧机构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一号移动槽,且焚烧机构 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一号齿链,所述一号齿链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三号齿轮,且其中一组三 号齿轮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四号齿轮。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垃圾能够在一号炉排网上进行燃烧,并在燃烧过 程中通过一号通气孔对垃圾进行通气,使垃圾能够进行更加充分的燃烧,以及设置一号齿 链、三号齿轮有效带动一号移动框移动,并使一号移动框在移动时再带动均料杆进行有效 移动,而均料杆在移动时又对一号炉排网顶端的垃圾进行均匀铺设,避免垃圾形成堆积不 利于焚烧。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次焚烧机构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炉排网,且二号炉排 网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二号通气孔,所述二次焚烧机构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二号移动槽,且 二次焚烧机构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二号齿链,所述二号齿链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五号齿轮, 且其中一组五号齿轮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六号齿轮。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垃圾能够在二号炉排网上进行燃烧,并在燃烧过 程中通过二号通气孔对垃圾进行通气,使垃圾能够进行更加充分的燃烧,以及设置二号齿 链、六号齿轮有效带动二号移动框移动,并使二号移动框在移动时再带动滚轮进行有效滚 动,而滚轮在移动时又对二号炉排网顶端的垃圾废渣进行均匀碾压,避免垃圾废渣形成堆 积不利于掉入废渣仓内集中处理。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号齿轮的一端与外界电机相连接,且二号齿轮通过 联动齿链带动四号齿轮、六号齿轮转动。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外界电机能够通过带动二号齿轮实现破损轮对垃 圾的破碎功能,并采用联动齿链在二号齿轮转动的同时再带动四号齿轮和六号齿轮的转 动,由此再实现均料杆均料的功能和滚轮对废渣碾压的功能。 [001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号滑板和二号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一号移 动槽的内壁开设有与该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一号滑板和二号滑板在一号移动槽内滑动时避免 发生脱出预定轨道的问题,并由此提高一号滑板和二号滑板的移动流畅性。 [002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号滑板和四号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二号移 动槽的内壁开设有与该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三号滑板和四号滑板在二号移动槽内滑动时避免 发生脱出预定轨道的问题,并由此提高一号滑板和二号滑板的移动流畅性。 [002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贯穿焚烧炉的内壁分别与一号炉排网、 4 4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 3/6页 二号炉排网连接,且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气泵相连接。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外界气泵通过气管对一号炉排网、二号炉排网进 行输气,而一号炉排网、二号炉排网再将气体从一号通气孔和二号通气孔对垃圾排出对垃 圾内部进行供气,由此提高垃圾的焚烧效率,以及避免堆积的垃圾无法焚烧的问题。 [0024]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本发明通过一号升降块、一号移动框、一号滑板、一号移动臂、二号滑板、均料杆、 二号升降块、二号移动框、三号滑板、二号移动臂、四号滑板、滚轮等使四号齿轮在转动时通 过轴承带动三号齿轮转动,三号齿轮又带动一号齿链转动,当一号齿链转动时,与之一端固 定的一号升降块则随着一号齿链的行程跟随运动,并且一号升降块随着一号齿链的行程带 动一号移动框往复移动,一号移动框运动时又带动一号滑板、二号滑板在一号移动槽内滑 动,同时,两端与一号滑板和二号滑板连接的一号移动臂,接着带动多组均料杆进行移动, 由此开启垃圾平铺均料功能,而六号齿轮转动时通过轴承带动五号齿轮转动,五号齿轮又 带动二号齿链转动,当二号齿链转动时,与之一端固定的二号升降块则随着二号齿链的行 程跟随运动,并且二号升降块随着二号齿链的行程带动二号移动框往复移动,二号移动框 运动时又带动三号滑板、四号滑板在二号移动槽内滑动,同时,两端与三号滑板和四号滑板 连接的二号移动臂,接着通过连接杆和转轴带动滚轮进行滚动,由此开启垃圾废渣的碾碎 功能; [0026] 本发明通过一号炉排网、一号通气孔、二号炉排网、二号通气孔、通气管等,在垃圾 分别在一号炉排网和二号炉排网表面焚烧时,外界气泵通过通气管对一号炉排网和二号炉 排网进行通气,由于一号炉排网的外壁设置有多组一号通气孔,以及二号炉排网的外壁亦 设置有多组二号通气孔,故而通气管内的气体通过一号通气孔和二号通气孔均匀吹出,从 而对正在焚烧的垃圾提供更多焚烧氧气,由此提高焚烧速度和加强焚烧效率。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的焚烧炉立体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的联动齿链位置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的焚烧机构位置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的破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的破碎机构俯视图; [0032] 图6为本发明的破碎轴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为本发明的焚烧机构立体图; [0034] 图8为本发明的一号齿链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为本发明的均料杆位置示意图; [0036] 图10为本发明的四号齿轮位置示意图; [0037] 图11为本发明的二次焚烧机构立体图; [0038] 图12为本发明的二号齿链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3为本发明的滚轮位置示意图; [0040] 图14为本发明的六号齿轮位置示意图; [0041] 图15为本发明的二号升降块连接示意图; 5 5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 4/6页 [0042] 图16为本发明的联动齿链连接示意图。 [0043] 图中:1、焚烧炉;2、投料口;3、破碎机构;4、焚烧机构;5、二次焚烧机构;6、废渣仓; 7、通气管;8、联动齿链;301、拦截杆;302、轴孔;303、破碎轴;304、破碎轮;305、一号齿轮; 306、二号齿轮;401、一号炉排网;402、一号通气孔;403、一号移动槽;404、一号齿链;405、三 号齿轮;406、四号齿轮;407、一号升降块;408、一号移动框;409、一号滑板;410、一号移动 臂;411、二号滑板;412、均料杆;501、二号炉排网;502、二号通气孔;503、二号移动槽;504、 二号齿链;505、五号齿轮;506、六号齿轮;507、二号升降块;508、二号移动框;509、三号滑 板;510、二号移动臂;511、四号滑板;51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5]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6] 一种垃圾焚烧用机械式炉排,如图所示,包括焚烧炉1,焚烧炉1的顶端开设有投料 口2,且焚烧炉1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破碎机构3、焚烧机构4、二次焚烧机构5,焚烧炉1的内 部位于二次焚烧机构5下方设置有废渣仓6,且焚烧炉1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多组通气管7,破 碎机构3、焚烧机构4、二次焚烧机构5的一侧均设置有联动齿链8,焚烧机构4的底端设置有 一号炉排网401,且一号炉排网40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一号通气孔402,焚烧机构4的内壁两 侧均开设有一号移动槽403,且焚烧机构4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一号齿链404,一号齿链404的 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三号齿轮405,且其中一组三号齿轮40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四号 齿轮406,通过两组三号齿轮405的转动带动一号齿链404转动,使一号齿链404再接通过一 号升降块407带动一号移动框408移动,一号移动框408接着通过一号滑板409和二号滑板 411在一号移动槽403内移动,采用该移动方式实现焚烧机构4的垃圾均料功能和效果,同时 焚烧机构4的底端设置有一号炉排网401,且一号炉排网40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一号通气孔 402,焚烧机构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一号移动槽403,且焚烧机构4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一号 齿链404,一号齿链40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三号齿轮405,且其中一组三号齿轮405的一端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四号齿轮406,通过两组三号齿轮405的转动带动一号齿链404转动,使 一号齿链404再接通过一号升降块407带动一号移动框408移动,一号移动框408接着通过一 号滑板409和二号滑板411在一号移动槽403内移动,采用该移动方式实现焚烧机构4的垃圾 均料功能和效果包括有一号升降块407,且一号升降块407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一号移动框 408,一号移动框408外壁固定有一号滑板409,且一号滑板409的外壁连接有一号移动臂 410,一号移动臂410远离一号滑板409的一端连接有二号滑板411,且一号移动臂410的底端 连接有多组均料杆412,二次焚烧机构5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炉排网501,且二号炉排网501的 内壁开设有多组二号通气孔502,二次焚烧机构5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二号移动槽503,且二 次焚烧机构5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二号齿链504,二号齿链50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五号齿轮 505,且其中一组五号齿轮50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六号齿轮506,通过两个五号齿轮 505带动二号齿链504转动,二号齿链504再通过二号升降块507带动二号移动框508移动,二 号移动框508接着通过三号滑板509和四号滑板511带动滚轮512移动,采用该方式由此实现 6 6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 5/6页 二次焚烧机构5对垃圾废渣的碾碎功能,同时二次焚烧机构5包括有二号升降块507,且二号 升降块507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二号移动框508,二号移动框508的外壁固定有三号滑板509, 且三号滑板509的外壁连接有二号移动臂510,二号移动臂510远离三号滑板509的一端连接 有四号滑板511,且二号移动臂510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滚轮512。 [0047] 请参阅图4和图5,破碎机构3的底端焊接有多组拦截杆301,且破碎机构3的两侧开 设有多组轴孔302,破碎机构3的一端设置有多组一号齿轮305,且每组一号齿轮305的外壁 均固定有多组破碎轮304,其中一组一号齿轮305的一端通过破碎轴303转动连接有二号齿 轮306,可通过破碎破碎轴303的转动有效带动多组破碎轮304转动,并使多组破碎轮304相 互咬合的方式对使破碎机构3对垃圾实现破碎功能和效果。 [0048] 请参阅图7和图8,焚烧机构4的底端设置有一号炉排网401,且一号炉排网401的内 壁开设有多组一号通气孔402,焚烧机构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一号移动槽403,且焚烧机构 4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一号齿链404,一号齿链40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三号齿轮405,且其中 一组三号齿轮40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四号齿轮406,通过两组三号齿轮405的转动 带动一号齿链404转动,使一号齿链404再接通过一号升降块407带动一号移动框408移动, 一号移动框408接着通过一号滑板409和二号滑板411在一号移动槽403内移动,采用该移动 方式实现焚烧机构4的垃圾均料功能和效果。 [0049] 请参阅图11和图12,二次焚烧机构5的底端设置有二号炉排网501,且二号炉排网 50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二号通气孔502,二次焚烧机构5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二号移动槽 503,且二次焚烧机构5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二号齿链504,二号齿链50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 五号齿轮505,且其中一组五号齿轮50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六号齿轮506,通过两个 五号齿轮505带动二号齿链504转动,二号齿链504再通过二号升降块507带动二号移动框 508移动,二号移动框508接着通过三号滑板509和四号滑板511带动滚轮512移动,采用该方 式由此实现二次焚烧机构5对垃圾废渣的碾碎功能。 [0050] 请参阅图16,二号齿轮306的一端与外界电机相连接,且二号齿轮306通过联动齿 链8带动四号齿轮406、六号齿轮506转动,通过联动齿链8的转动分别带动二号齿轮306、四 号齿轮406、六号齿轮506实现联动功能,使破碎机构3、焚烧机构4、、二次焚烧机构5在工作 时具备同时响应和同时运行和效果。 [0051] 请参阅图9,一号滑板409和二号滑板411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一号移动槽403 的内壁开设有与该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使一号滑板409和二号滑板411通过滑块在一号移动 槽403内移动时能够对其进行限位,避免造成位移、脱轨的问题。 [0052] 请参阅图13,三号滑板509和四号滑板511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二号移动槽503 的内壁开设有与该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使三号滑板509和四号滑板511通过滑块在二号移动 槽503内移动时能够对其进行限位,避免造成位移、脱轨的问题。 [0053] 请参阅图1,通气管7的一端贯穿焚烧炉1的内壁分别与一号炉排网401、二号炉排 网501连接,且通气管7的另一端与外界气泵相连接,通过外接通气管7对一号炉排网401、二 号炉排网501的供气,使垃圾焚烧时具备充足的氧气,避免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005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该垃圾焚烧炉1时,首先启动外接电机和外接气泵, 当该垃圾焚烧炉1运行时,外接电机带动与二号齿轮306连接的破碎轴303转动,破碎轴303 在转动时通过一号齿轮305再带动其他几组破碎轴303转动,当多组破碎轴303都转动时,每 7 7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 6/6页 组破碎轴303外壁的破碎轮304则呈相互咬合的方式开启破碎功能,同时二号齿轮306的转 动又带动联动齿链8转动,联动齿链8转动时接着带动四号齿轮406和六号齿轮506转动,四 号齿轮406在转动时通过轴承带动三号齿轮405转动,三号齿轮405又带动一号齿链404转 动,当一号齿链404转动时,与之一端固定的一号升降块407则随着一号齿链404的行程跟随 运动,当一号升降块407即将移动至一号齿链404上方时,一号升降块407则滑动至一号移动 框408内壁顶端,而当一号升降块407即将移动至一号齿链404下方时,一号升降块407则滑 动至一号移动框408内壁底端,并且一号升降块407随着一号齿链404的行程带动一号移动 框408往复移动,一号移动框408往复运动时又带动一号滑板409、二号滑板411在一号移动 槽403内滑动,同时,两端与一号滑板409和二号滑板411连接的一号移动臂410,接着带动多 组均料杆412进行移动,由此开启垃圾平铺均料功能; [0055] 而六号齿轮506转动时通过轴承带动五号齿轮505转动,五号齿轮505又带动二号 齿链504转动,当二号齿链504转动时,与之一端固定的二号升降块507则随着二号齿链504 的行程跟随运动,当二号升降块507即将移动至二号齿链504上方时,二号升降块507则滑动 至二号移动框508内壁顶端,而当二号升降块507即将移动至二号齿链504下方时,二号升降 块507则滑动至二号移动框508内壁底端,并且二号升降块507随着二号齿链504的行程带动 二号移动框508往复移动,二号移动框508往复运动时又带动三号滑板509、四号滑板511在 二号移动槽503内滑动,同时,两端与三号滑板509和四号滑板511连接的二号移动臂510,接 着通过连接杆和转轴带动滚轮512进行滚动,由此开启垃圾废渣的碾碎功能; [0056] 在垃圾从投料口2投入后,垃圾先掉入破碎机构3内进行破碎,经破碎后的垃圾体 积由大变小,体积缩小后的垃圾从多组拦截杆301之间的间隙掉入焚烧机构4内,通过对一 号炉排网401进行通电,使掉入焚烧机构4内的垃圾在一号炉排网401上进行初步焚烧,由于 垃圾掉落的位置和分量的不同,导致垃圾不能均匀平铺在一号炉排网401表面,此时均料杆 412的往复运动则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原本未均匀平铺的垃圾实现均匀平铺,由此避免垃 圾堆积造成无法焚烧或焚烧不均匀的问题,初步焚烧后的垃圾在焚烧后体积进一步缩小, 并且通过一号炉排网401之间的间隔掉入二次焚烧机构5内,通过对二号炉排网501进行通 电,使掉入二次焚烧机构5内的垃圾在二号炉排网501上充分焚烧,垃圾焚烧完所产生的废 渣在滚轮512往复运动下则被碾压成为渣灰,渣灰通过二号炉排网501之间的间隔掉入废渣 仓6内集中收集; [0057] 与此同时在垃圾分别在一号炉排网401和二号炉排网501表面焚烧时,外界气泵通 过通气管7对一号炉排网401和二号炉排网501进行通气,由于一号炉排网401的外壁设置有 多组一号通气孔402,以及二号炉排网501的外壁亦设置有多组二号通气孔502,故而通气管 7内的气体通过一号通气孔402和二号通气孔502均匀吹出,从而对正在焚烧的垃圾提供更 多焚烧氧气,由此提高焚烧速度和加强焚烧效率。 [005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 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 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 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 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8 8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1/11页 图1 9 9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2/11页 图2 10 10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3/11页 图3 11 11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4/11页 图4 图5 12 12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5/11页 图6 13 13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6/11页 图7 图8 14 14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7/11页 图9 15 15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8/11页 图10 图11 16 16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9/11页 图12 图13 17 17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10/11页 图14 图15 18 18 CN 113418191 A 说明书附图 11/11页 图16 19 19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附件6-关于印发《韶关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韶学院〔2022〕33号).pdf

  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