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米乐官方首站

米乐M6:一种小型垃圾集中焚烧焚化设备的制作方法-米乐M6官方网站
热门关键词:
您的位置: 主页 > 环保快讯 > 行业动态

环保快讯

全国服务热线

021-66345203

米乐M6:一种小型垃圾集中焚烧焚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作者:小编时间:2025-01-03 06:02 次浏览

信息摘要:

  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生活垃圾的处理手段之一为焚烧,正规化的生活垃圾焚烧采用专用的焚烧炉,但专用的焚烧炉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且其成本高,对于一些...

  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生活垃圾的处理手段之一为焚烧,正规化的生活垃圾焚烧采用专用的焚烧炉,但专用的焚烧炉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且其成本高,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乡镇,习惯用小型垃圾场来囤积生活垃圾,基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配置不了标配的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沿袭的现场焚烧,因此,应对市场的需求,市面上开始流通各类小型的垃圾焚化炉,但该类的小型焚化炉均是对生活垃圾直接进行焚化,焚化效率低,且焚化后产生的灰烬堆积在燃烧区无法进行及时的清理,导致燃烧区内产生大量的未焚化彻底的燃烧物。

  在专利号为cn9.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固废料粉碎高温焚烧装置,其通过将固体废料进行粉碎后,再将粉碎后的固废料通过导料箱进入焚烧筒中,对固废料进行燃烧焚化,但是在该过程中,粉碎后的固废料无法在焚烧筒进行燃烧时供料,无法实现焚化工作的连续性。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垃圾集中焚烧焚化设备,通过在粉碎区与焚烧区之间设置隔门机构,并配合供气管与供油管,将燃烧区的火焰限制在隔门机构的正下方区域内,在隔门机构打开后,粉碎区对焚烧区进行供料时,粉碎的垃圾进入燃烧区,焚烧区仍在进行焚化工作,不会将火焰蔓延至上部的粉碎区,解决了粉碎后垃圾供料与焚烧工作同步进行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焚化炉整体的工作效率。

  供气机构,该供气机构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后侧,其末端的穿过该炉体的两侧炉壁,对该炉体内部进行供气;以及

  供油机构,该供油机构设置于所述炉体的一侧,其末端的穿过所述炉体的后侧炉壁,对该炉体内部进行燃油供应;

  所述炉体从上至下化分为储存区、粉碎区、焚烧区以及集灰区,所述焚烧区后侧连通设置有烟道;

  所述粉碎区内设置有粉碎机构,该粉碎机构对所述储存区内储存的垃圾进行粉碎;

  所述粉碎区与焚烧区的连接部设置有隔门机构,该隔门机构对粉碎区与焚烧区进行分隔阻挡;

  所述焚烧区与集灰区的连接部设置有炉箅机构,该炉箅机构沿所述炉体的前后炉壁上下滑动,对所述焚烧区内垃圾焚化后的灰烬进行清理。

  作为改进,所述供气机构包括若干对称等距设置于所述炉体两侧炉壁上的第一供气管与第二供气管,该第一供气管与第二供气管均位于所述焚烧区内,且该第一供气管位于所述第二供气管的上部,所述第一供气管均倾斜指向所述焚烧区的中部设置;

  所述供油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焚烧区中部的供油管,该供油管沿所述焚烧区的纵向设置,其外圆周上等距均布有若干的喷油嘴。

  粉碎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粉碎区两侧的第一粉碎刀辊与第二粉碎刀辊,该第一粉碎刀辊与第二粉碎刀辊反向旋转配合;以及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粉碎刀辊上的主动齿轮与套设于所述第二粉碎刀辊上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粉碎刀辊连接。

  作为改进,沿所述第一粉碎刀辊与第二粉碎刀辊的轴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环形的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且相邻所述第一切刀之间穿插配合有第二切刀。

  作为改进,所述隔门机构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所述粉碎机构连接,该隔门机构包括:

  隔门组件,该隔门组件设置于所述粉碎区与焚烧区之间,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粉碎区与焚烧区连接部两侧的第一隔门与第二隔门,且该第一隔门与第二隔门相互铰接;

  挤压组件,该挤压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隔门组件的上部纵向两侧,其控制该隔门组件间歇性打开;以及

  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隔门组件的下部纵向两侧,其对该隔门组件进行弹性回复。

  第一铰接杆,该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门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炉体上贯穿设置的第一滑槽上下滑动;

  第二铰接杆,该第二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门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炉体上贯穿设置的第一滑槽上下滑动;

  连接轴,该连接轴分别将所述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的一端串联,且该连接轴位于所述炉体外部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以及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套设于所述导杆上,其沿该导杆上下滑动,且其上端与所述连接轴抵触设置;以及

  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杆上,其抵触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与支撑块之间。

  炉箅组件,该炉箅组件设置于所述焚烧区与集灰区的连接部,其中部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炉体的第二滑槽内;以及

  顶升组件,该顶升组件位于所述炉箅组件的下端,其驱动该炉箅组件沿所述第二滑槽上下滑动。

  第一炉箅,所述第一炉箅设置于所述炉体横向的一侧,其一端与该炉体的炉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摆动设置于该炉体的中部,且该第一炉箅位于所述炉体的中部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腰槽,沿所述第一炉箅的纵向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的第一炉箅槽;

  第二炉箅,所述第二炉箅相对于所述第一炉箅设置于所述炉体横向的另一侧,其一端与该炉体的炉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摆动设置于该炉体的中部,且该第二炉箅位于所述炉体的中部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腰槽,沿所述第二炉箅的纵向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的第二炉箅槽,且该第二炉箅槽与所述第一炉箅槽穿插配合设置;以及

  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两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炉箅槽与第二炉箅槽将所述第一炉箅与第二炉箅串联。

  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炉体横向两侧的炉壁上,其两端对称设置有螺纹;

  顶块,所述顶块设置于所述转轴的正上方,其通过若干连杆分别与所述连接头铰接;以及

  顶杆,所述顶杆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滑槽内,其与所述顶块固定连接,且其位于所述炉箅组件中部的正下方。

  (1)本发明通过在传统垃圾焚化炉的顶部设置粉碎机构,利用将垃圾进行粉碎后,将大件垃圾变成颗粒性的垃圾进行焚化,可以有效降低焚化的时间,提高焚化的效率,同时降低垃圾焚化炉对垃圾焚化需要的温度要求,提高热利用率,可以适用于更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2)本发明通过设置隔门机构,并配合供气管与供油管的设置,将供油管喷出的油雾压缩在隔门组件正下方的区域内进行燃烧,在隔门机构打开,粉碎区对焚烧区进行供料时,杜绝火焰窜起引燃粉碎区以及储存区内的垃圾,同时避免高温伤害粉碎机构;

  (3)本发明通过设置炉箅机构,利用炉箅机构清理焚烧区焚烧后的垃圾产生的灰烬,避免灰烬在焚烧区内堆积,占用焚烧区的大部分空间,使进入的垃圾无法进行有效的焚烧,阻碍垃圾的焚化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焚化程度高,热利用率高,降低焚化温度,安全高效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垃圾焚烧炉领域。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供气机构2,该供气机构2设置于所述炉体1的后侧,其末端的穿过该炉体1的两侧炉壁,对该炉体1内部进行供气;以及

  供油机构3,该供油机构3设置于所述炉体1的一侧,其末端的穿过所述炉体1的后侧炉壁,对该炉体1内部进行燃油供应;

  所述炉体1从上至下化分为储存区10、粉碎区11、焚烧区12以及集灰区13,所述焚烧区12后侧连通设置有烟道14;

  所述粉碎区11内设置有粉碎机构4,该粉碎机构4对所述储存区10内储存的垃圾进行粉碎;

  所述粉碎区11与焚烧区12的连接部设置有隔门机构5,该隔门机构5对粉碎区11与焚烧区12进行分隔阻挡;

  所述焚烧区12与集灰区13的连接部设置有炉箅机构6,该炉箅机构6沿所述炉体1的前后炉壁上下滑动,对所述焚烧区12内垃圾焚化后的灰烬进行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垃圾焚烧方式,在垃圾进行焚烧前,将垃圾进行粉碎,使垃圾粉碎为小颗粒的碎片,小颗粒碎片的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对焚化的时间以及火焰的温度要求大大降低,十分适用于经济欠发达,条件落后的地区。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粉碎机构4对垃圾进行粉碎完全后,如果直接将粉碎的垃圾输入到进行焚烧工作的焚烧区12内,势必会导致火焰顺着粉碎的垃圾燃烧至粉碎区11和储存区10,因此,通过设置隔门机构5,将粉碎区11与焚烧区12隔开,并通过限制焚烧区12内火焰燃烧的区域在隔门机构5的正下方,使火焰不会发生上窜,实现粉碎与焚烧工作的同步进行。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气机构2包括若干对称等距设置于所述炉体1两侧炉壁上的第一供气管21与第二供气管22,该第一供气管21与第二供气管22均位于所述焚烧区12内,且该第一供气管21位于所述第二供气管22的上部,所述第一供气管21均倾斜指向所述焚烧区12的中部设置;

  所述供油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焚烧区12中部的供油管31,该供油管31沿所述焚烧区12的纵向设置,其外圆周上等距均布有若干的喷油嘴3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限制火焰集中在燃烧区12位于隔门机构5正下方的区域,将第一气管21与第二气管22对称设置在燃烧区12两侧的炉壁上,而将供油管31设置在燃烧区12的中部,使第一气管21与第二气管22喷出的含氧空气对油管31通过喷油嘴32喷出的油雾进行限制,进而达到使火焰集中在限定的区域内进行燃烧。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气管21的末端是倾斜向下指向燃烧区12中心设置的,在粉碎区11的垃圾掉落时,会被第一气管21吹动到燃烧区12进行燃烧,不会掉落在火焰集中燃烧区域外。

  如图1与图3所示,另外,供气机构2还包括设置于炉体1后侧的鼓风机23,鼓风机23通过通风管道与第一气管21与第二气管22连通;供油机构3还包括设置于炉体1一侧的供油箱23以及设置于该供油箱23上的供油泵24,供油泵24泵送供油箱23内的燃油通过供油管21经喷油嘴22喷洒成油雾。

  粉碎组件41,所述粉碎组件41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粉碎区11两侧的第一粉碎刀辊411与第二粉碎刀辊412,该第一粉碎刀辊411与第二粉碎刀辊412反向旋转配合;以及

  第一驱动组件42,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2设置于所述炉体1的外部,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21以及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粉碎刀辊411上的主动齿轮422与套设于所述第二粉碎刀辊412上的从动齿轮42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21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粉碎刀辊411连接。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一粉碎刀辊411与第二粉碎刀辊412的轴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环形的第一切刀4111与第二切刀4121,且相邻所述第一切刀4111之间穿插配合有第二切刀412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组件42驱动第一粉碎刀辊411与第二粉碎刀辊412反向旋转配合,将储存区10内的垃圾进行切割粉碎,将大块的垃圾切割粉碎成小块的垃圾。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粉碎刀辊411与第二粉碎刀辊412上用于切割垃圾的刀片优选为环形设置的刀片,且环形的第一切刀4111与第二切刀4121之间相互穿插配合,形成对垃圾的咬合切割,使储存区10内的垃圾不断的被下拉切割,无需额外的动力对垃圾进行推动,且该方式对垃圾的切割后的粉碎程度较高。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驱动组件42优选采用第一驱动单机421带动第一粉碎刀辊411旋转,再利用主动齿轮422与从动齿轮423的啮合,带动第二粉碎刀辊412反向旋转,考虑到齿轮组之间传动的咬合力大,更利于对硬质材料的垃圾进行粉碎切割。

  如图4、图7与图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门机构5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所述粉碎机构4连接,该隔门机构5包括:

  隔门组件51,该隔门组件51设置于所述粉碎区11与焚烧区12之间,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粉碎区11与焚烧区12连接部两侧的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且该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相互铰接;

  挤压组件52,该挤压组件52对称设置于所述隔门组件51的上部纵向两侧,其控制该隔门组件51间歇性打开;以及

  弹性组件53,该弹性组件53对称设置于所述隔门组件51的下部纵向两侧,其对该隔门组件51进行弹性回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在打开时,粉碎区11内的粉碎垃圾会掉落到燃烧区12内,且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优选为旋转部设置在炉体的中部,并且是向下打开,形成类似倒置的v形,从粉碎区11掉落的垃圾会沿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从两侧掉落,不会集中掉落在火焰上,避免成堆掉落,导致在火焰区域内,有点区域有大量垃圾燃烧,而有的区域内则没有垃圾,充分利用火焰的燃烧。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形成类似倒置的v形,会对其下方的火焰区域进行覆盖,避免火焰的高温对粉碎机构产生影响。

  第一铰接杆521,该第一铰接杆5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门511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炉体1上贯穿设置的第一滑槽100上下滑动;

  第二铰接杆522,该第二铰接杆5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门512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炉体1上贯穿设置的第一滑槽100上下滑动;

  连接轴523,该连接轴523分别将所述第一铰接杆521与第二铰接杆522沿所述第一滑槽100滑动的一端串联,且该连接轴523位于所述炉体1外部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524;以及

  凸轮525,该凸轮525位于所述滚轮524的上部,其由所述粉碎机构4带动对该滚轮524进行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凸轮525的驱动力来自于第一驱动组件42的带动,在凸轮525旋转的过程中,凸轮525会在一段行程内与滚轮524直接接触并形成挤压的效果,在滚轮524受到挤压时,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会逐步打开,粉碎区12内粉碎后的垃圾直接掉落,值得注意的是,凸轮525与滚轮524并不是始终挤压接触的,该段时间内,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关闭,粉碎区12内粉碎后的垃圾堆积在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上。

  安装板531,所述安装板531设置于所述滚轮524的下方,其中部开设有避让槽;

  支撑块533,所述支撑块533套设于所述导杆532上,其沿该导杆532上下滑动,且其上端与所述连接轴523抵触设置;以及

  回复弹簧534,所述回复弹簧534套设于所述导杆532上,其抵触设置于所述安装板531与支撑块53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凸轮525与滚轮524分离后,回复弹簧534会带动支撑块533对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进行弹性回复,将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关闭,避免第一隔门511与第二隔门512打开时间过长。

  炉箅组件61,该炉箅组件61设置于所述焚烧区12与集灰区13的连接部,其中部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炉体1的第二滑槽101内;以及

  顶升组件62,该顶升组件62位于所述炉箅组件61的下端,其驱动该炉箅组件61沿所述第二滑槽101上下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焚化炉对燃烧物进行燃烧后,燃烧的灰烬部分通过炉箅掉落在集灰区13内,而大部分则是堆积在炉箅上,影响燃烧物的燃烧,需要定期的进行清理。

  第一炉箅611,所述第一炉箅611设置于所述炉体1横向的一侧,其一端与该炉体1的炉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摆动设置于该炉体1的中部,且该第一炉箅611位于所述炉体1的中部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腰槽6111,沿所述第一炉箅611的纵向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的第一炉箅槽6112;

  第二炉箅612,所述第二炉箅612相对于所述第一炉箅611设置于所述炉体1横向的另一侧,其一端与该炉体1的炉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摆动设置于该炉体1的中部,且该第二炉箅612位于所述炉体1的中部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腰槽6121,沿所述第二炉箅612的纵向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的第二炉箅槽6122,且该第二炉箅槽6122与所述第一炉箅槽6112穿插配合设置;以及

  联动轴613,所述联动轴613的两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101内,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炉箅槽6112与第二炉箅槽6122将所述第一炉箅611与第二炉箅612串联。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炉箅,利用联动轴613将第一炉箅611与第二炉箅612串联组合形成炉箅组件61,通过联动轴613的上下摆动,实现堆积的灰烬的自动掉落。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隔门组件51打开时,第一炉箅611与第二炉箅612形成v形形状,不断的收集掉落的灰烬,随着隔门组件51的逐步打开,联动轴613不断沿第二滑槽101上滑,当隔门组件51打开至最大时,第一炉箅611与第二炉箅612形成倒置的v形形状,灰烬沿两侧的第一炉箅611与第二炉箅612滑落,调入到集灰区13内,而当隔门组件51回复到关闭状态时,第一炉箅611与第二炉箅612也回到初始的v形,如此反复,实现灰烬的清除。

  转轴622,所述转轴622转动设置于所述炉体1横向两侧的炉壁上,其两端对称设置有螺纹6221;

  连接头623,所述连接头623对称设置于所述转轴622的两侧,其与所述螺纹6221配合设置;

  顶块624,所述顶块624设置于所述转轴622的正上方,其通过若干连杆625分别与所述连接头623铰接;以及

  顶杆626,所述顶杆626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滑槽101内,其与所述顶块624固定连接,且其位于所述炉箅组件61中部的正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电机621为步进电机,由控制箱控制进行正反转,在第二驱动电机621正转,带动连接头623逐步靠拢时,联动轴613被逐步顶起,而当第二驱动电机621反转,带动连接头623逐步远离时,联动轴613受重力下降。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小型垃圾集中焚烧焚化设备的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其中与实施例1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1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该实施例2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粉碎刀辊411与第二粉碎刀辊412的下方清理毛刷413,该清理毛刷413分别与所述第一粉碎刀辊411与第二粉碎刀辊412抵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粉碎刀辊411与第二粉碎刀辊412在工作时,由于第一粉碎刀4111与第二粉碎刀4121相互交错配合设置,垃圾在第一粉碎辊411和第二粉碎辊412之间进行挤压切割破碎时,难免会有部分垃圾由于挤压作用粘附残留在相邻第一粉碎刀4111之间的凹槽及相邻第二粉碎刀4121之间的凹槽内;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清理毛刷413,分别配合第一粉碎辊411和第二粉碎辊412的转动,对粘附残留在第一粉碎辊411和第二粉碎辊412上的垃圾进行刮除,提高了垃圾的处理率。

  垃圾在存储区10内暂存,第一驱动电机421工作带动粉碎组件41工作,对垃圾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垃圾在隔门组件51上暂存,加压组件52挤压隔门组件51,将第一隔门511第二隔门512打开,隔门组件51上的垃圾掉落到焚烧区12内进行焚烧,焚烧的灰烬堆积在炉箅组件61上,由顶升组件62带动炉箅组件61上下摆动,将堆积在炉箅组件61上的灰烬进行去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 2.冷热过程节能与测控 3.能源环境综合技术与装备 4.自动机械与测控技术 5. 机电装备集成及其自动化

  1.能源利用与节能 2.液膜传热及其稳定性 3.肋片传热及优化 4.竖直通道中空气自然对流传热

  1.材料物理与化学 2.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3.纳米多孔金属 4.纳米催化/电催化 5.化学合成及修饰 6.燃料电池 7.生物传感器

  1.内燃机燃烧及能效管理技术 2.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智能算法 3.助航设备开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