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米乐官方首站

污泥燃烧设备pdf-米乐M6官方网站
热门关键词:
您的位置: 主页 > 环保快讯 > 行业动态

环保快讯

全国服务热线

021-66345203

污泥燃烧设备pdf

作者:小编时间:2024-10-06 21:23 次浏览

信息摘要:

  米乐官方入口本申请公开一种污泥燃烧设备,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所公开的污泥燃烧设备包括燃烧炉、搅拌装置和驱动装置,燃烧炉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污泥进入的进...

  米乐官方入口本申请公开一种污泥燃烧设备,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所公开的污泥燃烧设备包括燃烧炉、搅拌装置和驱动装置,燃烧炉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污泥进入的进料口,燃烧炉的底部设有用于供污泥排出的出料口,燃烧炉的内部空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燃烧区域、中部燃烧区域和下部燃烧区域,搅拌装置包括设于上部燃烧区域的第一搅拌组件、设于中部燃烧区域的第二搅拌组件、设于下部燃烧区域的第三搅拌组件;驱动装置设于燃烧炉且用于驱动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和第三搅拌组件工作。如此设置,通过三个搅拌组件分别能够搅拌燃烧炉内的上部燃烧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3418198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9.21 (21)申请号 5.X F23J 15/02 (2006.01) C02F 11/13 (2019.01) (22)申请日 2021.07.22 (71)申请人 国能(连江)港电有限公司 地址 350512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下宫乡 滨海新区华峰大道1号 申请人 国家能源集团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 司 (72)发明人 林邦春孟海洋钟志华刘鸿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15 代理人 施敬勃 (51)Int.Cl. F23G 7/00 (2006.01) F23G 5/04 (2006.01) F23G 5/44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污泥燃烧设备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一种污泥燃烧设备,属于污泥处 理技术领域,所公开的污泥燃烧设备包括燃烧 炉、搅拌装置和驱动装置,燃烧炉的顶部设有用 于供污泥进入的进料口,燃烧炉的底部设有用于 供污泥排出的出料口,燃烧炉的内部空间包括由 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燃烧区域、中部燃烧区域 和下部燃烧区域,搅拌装置包括设于上部燃烧区 域的第一搅拌组件、设于中部燃烧区域的第二搅 拌组件、设于下部燃烧区域的第三搅拌组件;驱 动装置设于燃烧炉且用于驱动第一搅拌组件、第 二搅拌组件和第三搅拌组件工作。如此设置,通 过三个搅拌组件分别能够搅拌燃烧炉内的上部 A 燃烧区域、中部燃烧区域和下部燃烧区域,使污 8 泥均匀分布于燃烧炉内,故污泥燃烧均匀,污泥 9 1 8 资源完全利用。 1 4 3 1 1 N C CN 113418198 A 权利要求书 1/2页 1.一种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炉(500)、搅拌装置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燃烧炉(500)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污泥进入的进料口,所述燃烧炉(500)的底部设有 用于供污泥排出的出料口,所述燃烧炉(500)的内部空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燃 烧区域、中部燃烧区域和下部燃烧区域;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部燃烧区域的第一搅拌组件、设于所述中部燃烧区域的 第二搅拌组件、设于所述下部燃烧区域的第三搅拌组件; 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燃烧炉(500)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 件和所述第三搅拌组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 (710)和第一转轴(720),所述第一电机(710)的机壳设于所述燃烧炉(500),所述第一电机 (710)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720)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20)由所述上部燃烧区 域延伸至所述下部燃烧区域,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和所述第三搅拌组件均设于所述第一转轴 (720)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沿所述第 一转轴(720)的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杆(610),所述第三搅拌组件包括多个第三主搅拌 杆(640)和多个第三副搅拌杆(650),所述第三主搅拌杆(640)沿所述第一转轴(720)的周向 设置,所述第三副搅拌杆(650)沿所述第三主搅拌杆(64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个所 述第三主搅拌杆(640)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三副搅拌杆(6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水平设于所述 中部燃烧区域的至少两个第二转轴(730),所述第二转轴(730)沿所述第一转轴(720)的周 向均匀分布,各个所述第二转轴(730)均设有所述第二搅拌组件,所述污泥燃烧设备还包括 传动机构(800),各个所述第二转轴(73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燃烧炉(500)的内侧壁可转动 地连接,各个所述第二转轴(730)的第二端均通过所述传动机构(800)与所述第一转轴 (720)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多个第二 主搅拌杆(620)和多个第二副搅拌杆(630),所述第二主搅拌杆(620)沿所述第二转轴(730) 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副搅拌杆(630)沿所述第二主搅拌杆(6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 各个所述第二主搅拌杆(620)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副搅拌杆(6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800)包括沿所述 第一转轴(720)的周向分布的多个第一锥形齿(810)以及沿所述第二转轴(730)的周向分布 的多个第二锥形齿(820),所述第一锥形齿(810)和所述第二锥形齿(820)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燃烧炉(500)的 顶端的过滤箱(900),所述过滤箱(900)内设有用于过滤燃烧产生的烟气的过滤装置,所述 过滤箱(900)的入口端与所述燃烧炉(500)的内部通过连接管(920)相连通,所述连接管 (920)设有第一阀门(921),所述过滤箱(900)的出口端设有排气管(930),且所述过滤箱 (900)的侧壁还设有冷风机(940),所述冷风机(940)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过滤箱(900)的入口 端和出口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两层活性 炭层(910),沿所述过滤箱(900)的入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至少两层所述活性炭层(910)间 2 2 CN 113418198 A 权利要求书 2/2页 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架(100)、用于盛装污 泥的供泥罐(200)、用于输送污泥的输送组件(300)和用于烘干所述输送组件(300)输送过 程中的污泥的烘干组件(400),所述燃烧炉(500)、所述供泥罐(200)、所述输送组件(300)和 所述烘干组件(400)均设于所述承载架(100),所述供泥罐(200)的出口端与所述输送组件 (300)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燃烧炉(500)的进料口与所述输送组件(300)的输出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300)包括筒体 (310)、输送辊(320)、第二电机(330)和螺旋叶片(340),所述筒体(310)沿输送方向设置,所 述输送辊(320)和所述螺旋叶片(340)均设于所述筒体(310)内,所述螺旋叶片(340)设于所 述输送辊(320)的外周,所述第二电机(330)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输送辊(320)的端部相连; 所述烘干组件(400)包括热风机(410)和输送管(420),所述热风机(410)的出风口与所述输 送管(420)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420)的第二端与所述筒体(310)相连通,且所述输 送管(420)设置有单向阀(421)。 3 3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 1/8页 污泥燃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污水处理得到明显改善,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未普遍得到 有效处理。 [0003] 目前很多工厂和企业利用污泥燃烧设备和燃烧炉对污泥进行处理,但燃烧炉通常 体积比较大,污泥不能均匀分散到炉体内,在燃烧污泥的过程中,存在污泥掺烧不均匀的情 况,导致污泥资源并没有完全被利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燃烧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污泥无法均 匀分散于炉体内、污泥燃烧不均匀、污泥资源未完全被利用的问题。 [00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燃烧设备,包括燃烧炉、搅拌装置和驱动装置,其 中: [0006] 所述燃烧炉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污泥进入的进料口,所述燃烧炉的底部设有用于供 污泥排出的出料口,所述燃烧炉的内部空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燃烧区域、中部 燃烧区域和下部燃烧区域; [0007]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部燃烧区域的第一搅拌组件、设于所述中部燃烧区 域的第二搅拌组件、设于所述下部燃烧区域的第三搅拌组件; [0008] 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燃烧炉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 和所述第三搅拌组件工作。 [000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搅拌组件搅拌上部燃烧区域,驱动装 置能够驱动第二搅拌组件搅拌中部燃烧区域,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三搅拌组件搅拌下部燃 烧区域。如此一来,通过三个搅拌组件分别能够搅拌燃烧炉内的上部燃烧区域、中部燃烧区 域和下部燃烧区域,也就是搅拌燃烧炉内的所有污泥,使污泥均匀分布于燃烧炉内,故污泥 被均匀燃烧,污泥资源得到完全利用。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污泥燃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污泥燃烧设备的俯视图; [0012]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污泥燃烧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0013] 附图标记说明: [0014] 100‑承载架; [0015] 200‑供泥罐; [0016] 300‑输送组件;310‑筒体;320‑输送辊;330‑第二电机;340‑螺旋叶片; 4 4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 2/8页 [0017] 400‑烘干组件;410‑热风机;420‑输送管;421‑单向阀; [0018] 500‑燃烧炉;510‑燃烧器;520‑排料管;521‑第二阀门; [0019] 610‑第一搅拌杆;620‑第二主搅拌杆;630‑第二副搅拌杆;640‑第三主搅拌杆; 650‑第三副搅拌杆; [0020] 710‑第一电机;720‑第一转轴;730‑第二转轴; [0021] 800‑传动机构;810‑第一锥形齿;820‑第二锥形齿; [0022] 900‑过滤箱;910‑活性炭层;920‑连接管;921‑第一阀门;930‑排气管;940‑冷风 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 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 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 “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 以是多个。 [0025]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污泥燃烧 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6]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燃烧设备,该污泥燃烧设备包括燃 烧炉500、搅拌装置和驱动装置。 [0027] 其中,燃烧炉500为污泥的燃烧提供场所,燃烧炉500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燃烧炉 500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外部供泥设备能够通过进料口向燃烧炉500的内部提供污泥,污泥 在燃烧炉500内经搅拌和燃烧后,最后由出料口排出。 [0028] 可选地,出料口处可以连接有排料管520,排料管52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21,通过 控制第二阀门521,能够打开或关闭出料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门521可以为电磁阀。 [0029] 燃烧炉500的内部空间包括上部燃烧区域、中部燃烧区域和下部燃烧区域,这三部 分燃烧区域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污泥进入燃烧炉500后,会依次经过上部燃烧区域、中部燃 烧区域和下部燃烧区域。具体地,燃烧炉500包括炉体和燃烧器510,燃烧器510设置于炉体, 用于实现燃烧反应,进而实现污泥的燃烧。 [0030] 搅拌装置设置在燃烧炉500内,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和第三 搅拌组件,其中,第一搅拌组件设置在上部燃烧区域内,第二搅拌组件设置在中部燃烧区域 内,第三搅拌组件设置在下部燃烧区域内。 [0031] 驱动装置设于燃烧炉500,且驱动装置与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第三搅拌 组件相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和第三搅拌组件工作。也就是 说,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搅拌组件搅拌位于上部燃烧区域的污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 二搅拌组件搅拌位于中部燃烧区域的污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三搅拌组件搅拌位于下部 燃烧区域的污泥。 5 5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 3/8页 [0032] 如此一来,通过三个搅拌组件分别能够搅拌燃烧炉500内的上部燃烧区域、中部燃 烧区域和下部燃烧区域,也就是搅拌燃烧炉500内的所有污泥,使污泥均匀分布于燃烧炉 500内,故污泥被均匀燃烧,污泥资源得到完全利用。 [0033] 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包括三个动力源,动力源可以为驱动电机, 每个动力源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相连接,如此一来,通过对 应的动力源,控制对应的驱动组件工作。但此方式的动力源数量较多,整体比较耗费能源。 [0034]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710和第一转轴720,第一电 机710的机壳固定于燃烧炉500的炉壁上,第一电机710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转轴720固定连 接,第一转轴720的一端延伸至上部燃烧区域,第一转轴720的另一端延伸至下部燃烧区域, 且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三搅拌组件均设于第一转轴720的外周。具体地,第一电机710的机壳 和燃烧炉500的炉壁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第一电机710的动力输 出轴的端部和第一转轴720的端部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当然,也可 以采用其它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不仅限于上述几种。 [0035] 如此一来,第一电机710工作,第一电机710的动力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720转动, 第一转轴720带动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三搅拌组件同步转动,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三搅拌组件 共用一个动力源,节省能源,节省成本。 [0036]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设于第一转轴720的外 周,使第一电机710带动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同步转动;也可以是第二搅拌组件和 第三搅拌组件均设于第一转轴720的外周,使第一电机710带动第二搅拌组件和第三搅拌组 件同步转动。总之,三个搅拌组件中的两者共用一个动力源,均能起到节省能源的效果。 [00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710的机壳可以设置于燃烧炉500的外部,可选地,第一电 机710可以位于燃烧炉500的顶部,也可以位于燃烧炉500的底部,本文对第一电机710的具 体安装位置不做限制,只要第一电机710的动力输出轴贯穿燃烧炉500的炉壁并能够与第一 转轴720连接即可。 [0038] 具体地,第一搅拌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搅拌杆610,第一搅拌杆610沿第一转轴 720的周向设置,且第一搅拌杆610沿第一转轴720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第一搅拌杆610的 一端均与第一转轴720的表面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实现。在其它实施例中, 第一搅拌杆610也可以沿第一转轴720的周向不均匀分布。 [0039] 如此一来,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搅拌杆610,能够对上部燃烧区域内的污泥进行均 匀搅拌,使燃烧炉500内污泥的均匀搅拌程度更高。 [004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720在燃烧炉500内竖直设置,即第一转轴720 的轴向与三个燃烧区域的排列方向相同,且各个第一搅拌杆610均与第一转轴720相垂直, 即各个第一搅拌杆610水平设置,第一搅拌杆610的转动平面与第一转轴720相垂直,即第一 搅拌杆610的转动平面为一个水平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搅拌杆610所构成的平面 与第一转轴720相交但不垂直。 [0041] 如此设置,第一搅拌杆610转动过程中形成的搅拌区域,与第一转轴720相垂直,该 搅拌区域与上部燃烧区域的重合度较高,不会因为搅拌区域倾斜设置而与上部燃烧区域交 叉,故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搅拌整个上部燃烧区域,而且不会对第二搅拌组件的工作造成影 响。 6 6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 4/8页 [0042] 具体地,第三搅拌组件包括多个第三主搅拌杆640和多个第三副搅拌杆650,第三 主搅拌杆640也是沿第一转轴720的周向设置,且第三主搅拌杆640沿第一转轴720的周向均 匀分布,各个第三主搅拌杆640的一端与第一转轴720的表面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粘接、焊接 等方式实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主搅拌杆640也可以沿第一转轴720的周向不均匀分布。 [0043] 如此一来,第三主搅拌杆640作为第三搅拌组件搅拌污泥的主力,进而带动所有的 第三副搅拌杆650转动;而且,第三主搅拌杆640均匀分布,更有助于均匀搅拌下部燃烧区域 的污泥,另外,搅拌过程中承受污泥的阻力处处相同,有利于第一转轴720转动更加平稳。 [0044] 而第三副搅拌杆650,沿第三主搅拌杆64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个第三主搅 拌杆640均设有多个第三副搅拌杆650,即第三主搅拌杆640与多个第三副搅拌杆650相连 接,第三主搅拌杆640与第三副搅拌杆650之间可以采用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当然, 也可采用其它固定连接方式。 [0045] 如此一来,第三主搅拌杆640的搅拌区域有限,在第三主搅拌杆640转动的基础上, 带动多个第三副搅拌杆650绕第一转轴720转动,能够扩大第三搅拌组件的搅拌区域,最大 程度地搅拌下部燃烧区域。 [0046] 可选地,第三主搅拌杆640可以与各个第三副搅拌杆650的第一端相连接,也可以 与各个第三副搅拌杆650的第二端相连接,即第三副搅拌杆650均位于第一主搅拌杆的上侧 或下侧,其中,“上侧”即为第三主搅拌杆640靠近中部燃烧区域的一侧,“下侧”即为第三主 搅拌杆640远离中部燃烧区域的一侧。 [0047] 如此一来,在第三主搅拌杆640带动各个第三副搅拌杆650转动的过程中,第三主 搅拌杆640承受位于其上侧区域或下侧区域的第三副搅拌杆650带来的阻力,而第三副搅拌 杆650的各处阻力作用点至第三主搅拌杆640的距离有大有小,整体来说,阻力矩较大,搅拌 过程不够顺畅,甚至使第三副搅拌杆650脱离第三主搅拌杆640。 [0048] 为解决此问题,第三主搅拌杆640与各个第三副搅拌杆650的中间位置相连接,也 就是说,第三副搅拌杆650的一部分位于第三主搅拌杆640的上侧,第三副搅拌杆650的另一 部分位于第三主搅拌杆640的下侧。具体地,第三主搅拌杆640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多个第一 开孔,第一开孔与第三副搅拌杆一一对应,且第三副搅拌杆650贯穿对应的第一开孔。 [0049] 如此一来,在第三主搅拌杆640带动各个第三副搅拌杆650转动的过程中,虽然第 三主搅拌杆640既承受位于其上侧区域的第三副搅拌杆650所带来的阻力,又要承受位于其 下侧区域的第三副搅拌杆650所带来的阻力,但各处阻力作用点至第三主搅拌杆640的距离 都较小,使得阻力矩较小,有助于搅拌过程更加顺畅。 [0050]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三主搅拌杆640上的第三副搅拌杆650的数量相同,且同一 个第三主搅拌杆640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副搅拌杆650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然,在其它实 施例中,不同的第三主搅拌杆640上的第三副搅拌杆650的数量可以不相同。 [0051] 如此设置,每个第三主搅拌杆640和对应的第三副搅拌杆650构成的整体结构,在 转动过程中与污泥的接触面积相同,对污泥的搅拌程度也相同,更有助于污泥被均匀搅拌。 [0052]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720在燃烧炉500内竖直设置,各个 第三主搅拌杆640均与第一转轴720相垂直,即各个第三主搅拌杆640均水平设置,多个第三 主搅拌杆640的转动平面与第一转轴720相垂直;各个第三副搅拌杆650与对应的第三主搅 拌杆640相垂直,即各个第三副搅拌杆650均竖直设置,第三副搅拌杆650的轴向与第一转轴 7 7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 5/8页 720的轴向一致,各个第三主搅拌杆640和各个第三副搅拌杆650均绕第一转轴720同步转 动,转动平面为水平面。 [0053] 如此设置,第三搅拌组件的搅拌区域与下部燃烧区域的重合度较高,有利于更大 程度地搅拌整个下部燃烧区域,也不会影响第二搅拌组件的工作。 [0054]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副搅拌杆650可以与对应的第三主搅拌杆640相交但 不垂直,多个第三主搅拌杆640所构成的平面与第一转轴720相交但不垂直。 [0055]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搅拌区域最小,故第一搅拌组件只设置第一搅拌杆610,沿第 一转轴720的轴向,在上部搅拌区域也较大的情况下,只依靠第一搅拌杆搅拌程度不够,第 一搅拌组件也包括多个第一副搅拌杆,第一副搅拌杆沿第一主搅拌杆的延伸方向间隔设 置,且各个第一主搅拌杆均设有多个第一副搅拌杆。 [0056] 如此一来,通过第一副搅拌杆,能够扩大第一搅拌组件的搅拌区域,最大程度地搅 拌上部燃烧区域。 [0057]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转轴730,第二 转轴730水平设置在中部燃烧区域,第二转轴730与第一转轴720相垂直,第二转轴730沿第 一转轴720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各个第二转轴730均设有第二搅拌组件,第二转轴730与第二 搅拌组件一一对应。污泥燃烧设备还包括传动机构800,各个第二转轴730的第一端均与燃 烧炉500的内侧壁可转动地相连接,各个第二转轴730的第二端均通过传动机构800与第一 转轴720传动连接,通过传动机构800,将绕第一转轴720的旋转动力转化为绕第二转轴730 的旋转动力。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转轴730可以沿第一转轴720的周向不均匀分布,只要相 邻的两个第二搅拌组件绕对应的第二转轴730转动过程中不会互相影响即可。 [0058] 具体地,燃烧炉500的内侧壁设有柱形槽,第二转轴730的第一端伸入柱形槽内,且 第二转轴730和柱形槽之间通过轴承实现可转动连接。当然,第二转轴730的第一端与燃烧 炉50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可转动连接。 [0059] 如此一来,第一转轴720转动,通过传动机构800带动第二转轴730转动,进而带动 各个第二搅拌组件工作,利用一个电机,能够同时实现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和第三 搅拌组件的工作,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和节约成本。另外,第二转轴730均匀分布,即第二搅 拌组件均匀分布,有利于均匀搅拌中部燃烧区域内的污泥。 [00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730和传动机构800的数量均为两个,传动机构800和第二 转轴730一一对应。 [0061] 在其它实施例中,污染燃烧设备可以不设置传动机构800,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第 二电机330,第二转轴730的第一端与燃烧炉500的内侧壁可转动连接,第二电机330的动力 输出轴与第二转轴730的第二端相连接。这样一来,通过第二电机330驱动第二转轴730转 动,进而驱动第二搅拌组件工作。 [0062]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搅拌组件包括多个第二主搅拌杆620和多个第二副搅拌 杆630,第二主搅拌杆620沿第二转轴730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第二主搅拌杆620的一端与 第二转轴730的表面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实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主搅 拌杆620也可以沿第二转轴730的周向不均匀分布。 [0063] 如此设置,第二主搅拌杆620作为第二搅拌组件搅拌污泥的主力,进而带动所有的 第二副搅拌杆630转动;而且,第二主搅拌杆620均匀分布,更有助于均匀搅拌中部燃烧区域 8 8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 6/8页 的污泥,另外,搅拌过程中承受污泥的阻力处处相同,有利于第二转轴730转动更加平稳。 [0064] 而第二副搅拌杆630,沿第二主搅拌杆6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个第二主搅 拌杆620均设有多个第二副搅拌杆630,即第二主搅拌杆620与多个第二副搅拌杆630相连, 第二主搅拌杆620与第二副搅拌杆630之间可以采用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当然,也可 以采用其它固定连接方式。 [0065] 如此一来,由于第二主搅拌杆620的搅拌区域有限,在第二主搅拌杆620转动的基 础上,带动多个第二副搅拌杆630绕第二转轴730转动,能够扩大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区域, 最大程度地搅拌中部燃烧区域。 [0066] 可选地,第二主搅拌杆620与各个第二副搅拌杆630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如图3所 示,第二副搅拌杆630的一部分位于第二主搅拌杆620的左侧,第二副搅拌杆630的另一部分 位于第二副搅拌杆630的右侧。具体地,第二主搅拌杆620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多个第二开孔, 第二副搅拌杆630与第二开孔一一对应,且第二副搅拌杆630贯穿对应的第二开孔。 [0067] 如此一来,在第二主搅拌杆620带动第二副搅拌杆630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副搅拌 杆630的各处阻力作用点至第二主搅拌杆620的距离都比较小,阻力矩整体较小,有助于第 二搅拌组件的搅拌过程更加顺畅。 [0068]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主搅拌杆620上的第二副搅拌杆630的数量相同,且同一 个第二主搅拌杆620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副搅拌杆630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然,在其它实 施例中,不同的第二主搅拌杆620上的第二副搅拌杆630的数量也可以不相同。 [0069] 如此一来,每个第二主搅拌杆620和对应的第二副搅拌杆630构成的整体结构,在 转动过程中与污泥的接触面积相同,对污泥的搅拌程度也相同,有助于污泥被均匀搅拌。 [0070] 可选地,传动机构800包括多个第一锥形齿810和多个第二锥形齿820,第一锥形齿 810沿第一转轴720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锥形齿820沿第二转轴730的周向均匀分布,且第 一锥形齿810和第二锥形齿820相互啮合。具体地,第一转轴720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二转 轴730的端部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外周分布有多个第一锥形齿810,第二锥齿轮 的外周分布有多个第二锥形齿820,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配合,用于传递两相交轴之 间的动力。 [0071] 如此设置,第一电机710驱动第一转轴720转动的同时,带动各个第一锥形齿810同 步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810和第二锥形齿820的啮合作用,第二锥形齿820转动,进而带动 第二转轴730和各个第二搅拌组件转动。 [007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720竖直设置,第二转轴730水平设置,即第一 转轴720和第二转轴730相垂直,各个第二主搅拌杆620均与第二转轴730相垂直,各个第二 副搅拌杆630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主搅拌杆620相垂直,即各个第二副搅拌杆630均水平设置, 各个第二副搅拌杆630的轴向与第二转轴730的轴向一致,且各个第二主搅拌杆620和各个 第二副搅拌杆630均绕第二转轴730同步转动,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 [0073] 可选地,第一转轴720和第二转轴730可以相交但不垂直,在此种情况下,通过第一 锥形齿810和第二锥形齿820,同样能够实现第一转轴720和第二转轴730之间的动力传递。 [0074]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转轴720和第二转轴730相交错,即第一转轴720和第二转轴 730未处于同一平面,此种情况下,第二转轴730的两端均与燃烧炉500的内壁可转动地相连 接,传动机构800可以包括蜗轮和蜗杆,蜗轮和蜗杆用于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动力,蜗轮和 9 9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 7/8页 蜗杆其中一者与第一转轴720连接,另一者与第二转轴730相连接,蜗轮与蜗杆相配合,能够 实现将第一转轴720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转轴730。 [0075] 搅拌装置处于图3中所示的状态时,第二搅拌组件的上端位置稍低于第一搅拌杆 610的位置,第二搅拌组件的下端位置稍高于第三副搅拌杆650的顶端位置。如此一来,三个 搅拌组件搅拌过程中既不会相互影响,又使三个搅拌组件最大程度地搅拌燃烧炉500内的 污泥。 [0076]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污泥燃烧设备还包括过滤箱900,过滤 箱900设置于燃烧炉500的顶端,过滤箱900位于燃烧炉500的外部,过滤箱900内设有过滤装 置,过滤箱900的入口端与燃烧炉500的内部通过连接管920相连通,过滤箱900的出口端设 有排气管93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920设有第一阀门921,第一阀门921可以采用电磁阀。 [0077] 如此设置,燃烧炉500内产生的烟气通过连接管920进入过滤箱900内,通过过滤装 置,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烟气再通过出口端流出至外部空气中, 避免环境污染。 [0078] 可选地,如图2所示,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两层活性炭层910,沿过滤箱900的入口端 至出口端的方向,至少两层活性炭层910间隔设置。如此一来,通过至少两层活性炭层910, 对烟气进行至少两次过滤,提高对烟气的过滤程度。 [0079] 在其它实施例中,过滤装置还可以为醋酸纤维过滤层,也可以为其它的过滤装置。 [0080]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滤箱900的侧壁还可以设有冷风机940,冷风机940的出风口 位于过滤箱9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 [0081] 如此一来,通过冷风机940对烟气进行降温,提高活性炭层910的吸附能力。 [0082] 可选地,如图3所示,污泥燃烧设备还包括承载架100、供泥罐200、输送组件300,其 中,承载架100起支撑作用,供泥罐200、输送组件300、燃烧炉500均设置在承载架100上,通 过承载架100,使供泥罐200、输送组件300和燃烧炉500分别设置在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避 免散乱设置。供泥罐200用于盛装污泥,输送组件300用于将供泥罐200内的污泥输送至燃烧 炉500内,供泥罐200的出口端与输送组件300的输入端相连通,燃烧炉500的进料口与输送 组件300的输出端相连通。 [0083] 如此一来,需要向燃烧炉500内提供污泥时,打开供泥罐200的出口端,并启动输送 组件300工作,使供泥罐200内的污泥通过输送组件300被输送至燃烧炉500内。 [0084]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输送组件300包括筒体310、输送辊320、第二电机330 和螺旋叶片340,其中,筒体310沿输送方向设置,筒体310位于供泥罐200和燃烧炉500之间, 输送辊320和螺旋叶片340均设置在筒体310内,输送辊320的设置方向与筒体310的延伸方 向一致,螺旋叶片340设置在输送辊320的外周,第二电机330的动力输出轴与输送辊320的 端部相连接。筒体310靠近供泥罐200的一端设有输入口,筒体310靠近燃烧炉500的一端设 有输出口。 [0085] 如此一来,第二电机330工作带动输送辊320转动,输送辊320带动螺旋叶片340同 步转动,污泥由输入口进入筒体310内后,污泥跟随螺旋叶片340转动的同时,被螺旋叶片 340沿输送方向输送至输出口。 [008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污泥燃烧设备还包括烘干组件400,烘干组件400包括 热风机410和输送管420,热风机410的出风口与输送管420的第一端相连通,输送管420的第 10 10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 8/8页 二端与筒体310的内部相连通。 [0087] 如此一来,热风机410产生的热风通过输送管420被输送至筒体310内,热风将筒体 310内的污泥烘干,避免污泥湿度较大不利于后期的燃烧。 [0088] 可选地,如图3所示,输送管420上设置有单向阀421。如此一来,热风只会经输送管 420进入筒体310内,避免已进入筒体310内的热风回流至输送管420内。 [008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 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11 11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附图 1/2页 图1 图2 12 12 CN 113418198 A 说明书附图 2/2页 图3 13 13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专题特训二实物图与电路图的互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docx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3.1 光的色彩 颜色 电子教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为了八年级上学期.docx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北京课改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浙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浙摄影版(2013)教学设计合集.docx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人美版(常锐伦、欧京海)教学设计合集.docx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课件全套 冯琳玲 项目1--6 绪论、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简介---集中监测案例分析.pptx

  2024年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2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