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危机,嘉禾聚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潍坊低碳循环新材料项目于8月8日正式投产。作为嘉禾聚能首个建成投运的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产业化实践迈出关键步伐,为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制造提供了重要示范,也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产业化落地的“中国方案”。
潍坊项目位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89亩,总投资4.5亿元,由嘉禾聚能与中材节能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设计产能为6万吨/年塑料油,分两期实施,一期3万吨装置于2024年11月启动建设,并于本月进入试运投产阶段。全面达产后,预计年资源化利用废旧塑料可达10余万吨,有效提升区域再生资源利用能力,协同减少碳排放超过10万吨,有力支撑“双碳”目标战略推进和“无废城市”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4亿元,为区域绿色产业集群建设注入新动能。
项目采用嘉禾聚能自主研发的自清焦多级连续热解成套工艺,在精准温控下实现废塑料高效转化,并结合低温脱氯技术,有效破解含氯塑料污染难题。该工艺形成覆盖原料预处理、热解转化、冷凝分离、热能回收等全流程的核心技术体系,具备原料适应性强、工艺稳定性高、能效水平优等综合优势。
在平台能力建设方面,嘉禾聚能同步启动了图们低碳循环新材料项目,并设立环保设备公司与供应链公司。图们项目位于图们市化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占地140亩,投资3.98亿元,计划于2026年初实现投产,设计年处理废塑料19.75万吨,年产热解油约10万吨。嘉禾聚能为所有项目公司配置了系统化支撑平台,其中环保设备公司专注核心热解装备的研发制造,具备年产百余套模块化装备能力;供应链公司则构建起覆盖全国重点区域的废塑料采集、仓储、认证网络,初期年保障能力超过20万吨,并已通过ISCC国际认证,为项目稳定运行和国际市场对接提供基础支撑。
嘉禾聚能董事长姜朝兴表示,潍坊项目的投产不是终点,而是嘉禾绿色版图的新起点。从吉林图们、福建漳州、江苏连云港再到沙特,嘉禾聚能已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低碳循环项目,年产能正向百万吨级迈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速技术升级,推动热解油向高值领域突破,深化全球合作,让废塑料成为宝贵资源重获新生。
项目建成也体现了股东双方的协同成果,中材节能党委副书记、总裁刘鑫表示,中材节能将与嘉禾聚能持续推进在工艺、装备、市场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热解技术向工业化、规模化、低碳化方向加速演进,共建绿色发展示范样板。项目的投产是自主创新的突破,将废塑料循环热裂解技术转化为量产级工业化实践;也是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合作模式的典范,将技术锐度与产业厚度有机融合。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文宏,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强参加会议并表示,该项目是潍坊市滨海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政府将一如既往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吉林图们市委书记孙东升表示,嘉禾聚能废塑料化学利用项目通过先进的化学循环技术,将废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再生资源,真正实现了“环保”与“经济”的双赢。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既是图们市新能源与循环经济产业崛起的关键一笔,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为全州乃至全省的绿色转型提供“图们方案”。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在致辞中指出,潍坊项目的投运是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领域由实验室走向工程化、产业化的重要节点,“多级热解+低温脱氯”的技术体系为行业树立了高效清洁的工程化范式,对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向绿色、高效、规范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会长刘顺达认为,嘉禾聚能项目不仅在技术工艺层面实现了创新突破,更在信息主导、体系协同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他指出,推动产业体系效能现代化,既要注重资源节约与过程清洁,更要聚焦组织效率、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嘉禾聚能项目通过“信息指导+工艺协同”的机制设计,为塑料循环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现代化范式,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在产业层面落地提供了实践样本。
在下游应用方面,嘉禾聚能正在积极拓展塑料油在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方向的应用潜力,探索从原料端到终端市场的闭环协同路径。公司还在推进与国际材料企业在再生原料溯源、碳减排数据对接等方面的合作。与沙特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未来拟在沙特投资建设废塑料化学循环项目,促进循环经济全球发展。
据了解,嘉禾聚能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推动形成“面向全球、深耕本土”的化学循环产业新格局,为中国国绿色低碳转型和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持续提供“中国方案”与技术样板。(钟新)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米乐M6 米乐M6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