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急剧变革的浪潮中,淮北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展示了其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信念与努力。2024年,淮北市成功新认定1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使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了47家,形成了强大的科研支持基础。
淮北市专注于推动产学研融合,主动对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418个产学研项目,较上年增长32.7%。这一系列的数据不仅反映了淮北市在创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相辅相成,更彰显了其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的决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实现率达71.9%,位列全省第一,标志着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领先地位。
走进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令人瞩目的智能环保高端设备已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从传统矿山机械到智能环保设备,淮北合众凭借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已经拥有了15项发明专利及46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竞争力,也为淮北制造业赋予了新的活力。
淮北市政府积极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设立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并通过市级财政科技资金来支持企业的研发活动。这样的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科研成本,促进了研发机构的建立和技术创新专业服务的购买。此外,科技重大专项的“揭榜挂帅”制度使得企业在科技攻关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仍然是关键环节之一。2024年,淮北市积极拓展创新合作,组织“专家企业行”等产学研对接活动,邀请高校院所的专家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技术难题。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提升了研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未来的发展中,淮北市将继续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四大重点产业,积极做大“新三样”,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财政金融和推广应用等多个层面获得支持。随着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深入,市场对智能环保设备和新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攀升,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淮北市在这条创新驱动的道路上,将如何平衡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如何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淮北市的产业创新发展历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驱动,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未来,随着政策、资本和市场三者的有效结合,我们期待淮北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担当起更重要的角色,书写出豪迈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新篇章。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